红木家具是指用酸枝、花梨木等红木材质制成的家具,是明清以来对稀有硬木优质家具的统称,是中国古典家具的典范。红木家具的美,美得独特、美得讲究。
一、变化中求统一
统一与变化是构成形式美的重要法则。匠师们在红木家具的长期生产实践中,懂得了这一美学法则的重要性,并且运用得比较自如,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作。
二、曲线富于弹性
红木家具的造型中运用曲线比例较多,它吸收了中国绘画用线的优良传统,深得其流畅舒展,刚柔相济的精髓。不论是大曲率的受力构件,还是小曲率的装饰线脚,花饰、牙板,大多简洁挺劲,圆润流畅,绝无矫揉造作,妄生圭角,呆滞死涩的弊端。
三、雕饰繁简相宜
雕饰在红木家具中使用得比较广泛,或简或繁,都有很高的水平。红木家具注重雕饰与结构的一致性,不搞虚假的雕饰,更不以雕饰损害或削弱构件的强度。
技法有浅刻、平地浮雕、深雕、透雕、立雕等。构图多采用对称方式,或在对称构图中出现匀衡的图案。
题材是多种多样的,动物纹样有龙、凤、螭虎、虬夔、狮、鹿、麒麟、草龙;植物纹样有卷草、缠枝、牡丹、竹、梅、灵芝、宝相花;其它纹样有十字纹、万字纹、冰裂纹、如意云头纹、玉环、绳纹、云纹、水纹、火焰纹以及几何纹样。雕饰的部位多在家具的牙板、背板、构件的端部等处,灵活不拘一格。
从造型效果看,多起画龙点睛作用和衬托作用。总的特点是刀法圆润、层次分明、疏密适度、线形挺秀、造型完整、形象生动。
四、结构科学,构造合理
中国工匠对木材材性的了解及其利用早已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榫卯构造技术的卓越成就在作为细木工的家具工艺上体现得更为充分,对于世界木工工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红木家具则代表着中国细木工艺发展的高峰。
中国家具主要采用榫卯构造来连结各部件,到明代时期,红木家具的榫卯构造已基本完善,十分丰富多样,可满足各不同结构各不同部位的要求,如格角榫、综角榫、托角榫、抱肩榫、长短榫、勾挂榫、燕尾榫、案带榫、夹头榫、插肩榫、销丁榫、巴掌榫、硬格肩榫、飘肩榫、明榫、暗榫、闷榫、穿榫、挂榫、走马榫、盖头榫、等等,不仅于此,实际运用时还有各种创造。
五、讲究材质选择
红木家具使用的木材,纹理优美、色泽光润、质地纯净、手感细腻、坚固致密。此种木材,大多属硬木,又称红木。家具在明代的加速发展,首先与社会需求有关。隆万已降至盛清,硬木家具盛行不衰,大量的传世家具就是证明。
匠师们精于木材材性,对木材纹理、色泽具有成熟的和高品位的理解,善于驭材,严于取舍,充分发挥了材质的自然美属性。例如橱柜的门芯板,用一块厚材剖解为二,以中线为准,左右对称使用,既有木纹变化的自然美,又在变化中显出对称,风格隽美而富有匠意。除门芯板外海包括两个侧小板,都由一块厚板解析而成。又如在椅子、榻或罗汉床等显要观看面如椅背、围板……也都挑选木纹好、色泽美的材料为之。还有意识地利用不同木材的不同纹理和颜色,在一种家具或一组家具上进行有机搭配。
六、文化品位高,具有浓郁的中国气派
红木家具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其造型和装饰,并不只注目于美观,更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及一整套中国传统伦理观、道德观、自然观和审美观的体现。这些观念,影响着家具的方方面面。
红木家具特别注重发掘木材本身的纹理美、色泽美、反映出中国人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圈椅上圆下方,体现着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坐椅的座屉全是方形或矩形,折射出古人对品德和行为方正的追求。
红木家具是浓郁的中国本土文化的焦点,具有极高的文化品味和泱泱大国的气派。
文源堂所销售的红木家具都是直接从越南进口半成品回来再加工的,只销售真正的红木家具。
我们有加工厂,所有款式都可以按图片定制,可来图定制,或者添加客服(拿图)选择款式(因为是定制的,尺寸按实际量测)。
文源堂主营红木家具全屋定制,也单独定制沙发、大床、顶箱柜、电视柜、桌椅、博古架、书架等红木家具。
文源堂红木家具选材来自越南、缅甸、老挝,包括:老挝大红酸枝(交趾黄檀)、白酸枝奥氏黄檀(又称红酸枝)、缅甸花梨(大果紫檀)、
刺猬紫檀等国标红木。文源堂红木家具定制诚信经营10余年,欢迎您的咨询:在线咨询 | 产品定制 | 预约到店 | 查看出厂价格表